女性继发性不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旧路换新颜,黔南提改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贵 [复制链接]

1#
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0月1日,黔南州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所有线路主体工程施工全部结束。历经12个月的提升改造,黔南县乡公路焕发新颜。

年10月,随着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通村(组)路持续投入,路况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17.14万公里的农村公路中约有3万公里县乡公路因等级低、年久失修的原因,导致路况差、行车不舒适、错车难等问题较为突出,“中间一公里”不畅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结构性短板,群众呼声也很高。贵州将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纳入了基础设施“六网会战”中。

在积累了去年年初威宁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施工经验后,根据安排部署,年10月,贵州路桥集团正式启动黔南州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1标的建设,涉及黔南州境内12个县、市(都匀市、平塘县、惠水县、罗甸县、独山县、长顺县、贵定县、福泉市、龙里县、瓮安县、三都县、荔波县).9公里,共条线路。

“与威宁相比,黔南提改项目的任务难度相对更大一些。”黔南提改项目1标项目副经理丁怀说,黔南州需要改善提升的县乡公路存在点多、面广、量大的情况。为高效推进建设进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贵州路桥集团采用网格化施工管理,将黔南片区划分为三个网格,分别在都匀、三都和福泉设置项目分部,进行统筹调度,密切协作配合。“划片区、定责任人,在线路分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保证建设统一推动、问题及时沟通、质量严格把关。”丁怀说。

品质路·安全、舒适、耐久,要求样样不落

3.9公里长的灵关庙至天空之桥公路直通天空之桥服务区,游客可以从桥底自驾到观景平台,一览平塘特大桥的壮美景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条县乡公路逐渐变成了“毛路”,杂草重生。经过改善提升后,“对比太明显了!这条路坡陡弯急,沿线没有交安设施,路旁的植被都快把路面覆盖了。”黔道难,路面改善势在必行,不仅要让路能走,更是要将舒适性、安全性和道路使用寿命提档升级。

“根据设计勘探结果,选择进行结构性修复,改造成混凝土路面,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由于这段路坡多、坡陡,我们不仅按照要求增加了混凝土防撞护栏和波形护栏,还根据盘山路的特点,建议多设置错车道,避免了错车困难的问题。”丁怀说。

据了解,项目范围内的线路破损都比较严重,主要是以结构性修复为主,只有20%左右的道路通过功能性修复就可以满足通行要求。分别采用“水稳层+沥青面层”、“混凝土路面”、“沥青面层”三种施工方案来改善路面坑槽多、病害严重的问题,从而提高之后通行的舒适度。”

受到贵州地形地貌影响,县乡公路多是沿山蜿蜒,邻崖邻边的弯道不在少数。“为了保证通行安全,项目团队根据设计图对沿线所有交安设施进行排查,进一步优化施工,做到不达标的修复、不齐全的新建,考虑到老路错车难的问题,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每公里都设置了不少于3个错车道,以后群众出行就不会‘进退两难’了。”丁怀说。

绿色路·新路上用“旧”材料,环保理念时时在

翁奇至翁台段全长19.公里,但其中有8公里却用的是“旧”材料。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设计勘探的时候,发现这8公里的道路基层不满足功能性修复的条件,按照现有施工工艺,可以采用‘冷再生技术’。”据了解,路桥集团在现场使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合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和少量骨料同时就地拌合,最后碾压成型。“冷再生技术让旧材料都得到再利用,实现了资源节约、降低能耗环保的目的。同时,还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丁怀介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施工全过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不改变公路线位、不增加道路宽度的方式进行,因此就不会增加拆迁、不会砍伐林木。“.9公里共条线路,我们没有进行新开挖,都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修复和改善。”丁怀说。

致富路路通百业兴,致富劲头足

“原来这条路太烂了,现在修好了,大家都开心了...”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营盘村村民蒙付兵说的正是东冲至冷风坳路段。今年1月,蒙付兵被吸纳到了施工队伍中,参与道路修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他很是激动,“我心里太开心了,这条路我们从小走到大,也看着它烂了很多年。现在终于要有一条好路了,我不仅参与修,还可以领到工资咧!”

黔南州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在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的同时,也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工程施工、劳务服务,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从项目实施以来,贵州路桥集团先后解决了黔南州劳动力余人的就业问题,每月人均工资收入达到.0元。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通不仅制约了群众的出行,当地发展和致富更是被卡住了“脖子”。道路畅通,村里的人更好出去,外面的资源也更好走进来,地方的各种发展才有基础。9月29日,在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的打包基地,村民们忙着将佛手瓜装袋、称重,一辆辆货车等待着装瓜、发车。

“大家快一点搬运,今天这里的瓜全部要运走...”负责收购的人叫潘非,是土生土长的弄苑村人。对于村里交通的改变,他有着深刻的感受,“原来村里通往外面的路没修好,坑坑洼洼的,我很难找到车进来拉瓜。很多驾驶员来了一次以后就不愿意来了,说到底就是路太难走。”

路不好,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也打击了当地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以前,可以说是不敢种。要想把地里的东西卖出去,就要靠肩挑背驮,太累人。”今年71岁的郭小华提到老路连连摆手,“现在,大车直接开到门口来拉货,方便太多了,我们也不用操心销路。我家去年卖瓜就挣了两万多块。”

据了解,为探索适应深石山区种植的产业,好花红镇从技术要求不高、管理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佛手瓜种植着手,培育建设佛手瓜扶贫产业带。几年来,弄苑村佛手瓜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大到余亩,产业覆盖全体村民,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近%。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园已发展成为贵州省最大的佛手瓜基地。

年7月,雅水至摆塘公路被纳入路面改善提升项目,路面换了新风貌,顺畅好走的沥青路打通了发展阻梗,佛手瓜外销也更加畅通。“这段时间每天都是二十多吨的佛手瓜往外拉,统统发往广东、上海和重庆方向。”潘非说。

本台记者:马俊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